科室动态 - 消化内科/血液内科

您的位置: 消化内科/血液内科 科室动态详细

血友病:不是“玻璃人”,科学应对能正常生活!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13:39 本文来源: 消化内科 血液内科

一、先搞懂:血友病到底是咋回事?

你可能听过“血友病人碰不得,出血止不住”。

其实没那么夸张!简单说,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,主要影响男性。由于缺乏凝血因子VIII或IX,容易出现出血和瘀伤。

为什么男性更多见?因为男性染色体是XY,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。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,而女性染色体为XX,若一条X携带致病基因,另一条正常则可以补上,女性多是“携带者”。

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,血友病分为两类:

- 血友病A(最常见,约占80%-85%):缺乏因子VIII

- 血友病B(约占15%-20%):缺乏因子IX

二、身体发出的“出血警报”,千万别忽视!

1. 关节腔出血:是血友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。重型血友病患者中发生率为70%-80%,膝盖、手肘、脚踝等大关节反复肿胀、疼痛,活动受限。早期可能只是“扭到后肿了很久”,若不及时处理,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至残疾。

2. 肌肉血肿:大腿、臀部等部位突然疼痛、硬块,可能压迫神经或血管。

3. 皮肤、黏膜出血:常见于外伤后出血不止,拔牙、打针后出血持续数小时,或口腔内牙龈、舌头咬破后血流不止。

4. 其他表现:新生儿脐带出血不止、幼儿学步时频繁淤青、青春期女性月经量过大等。

根据病情轻重,可分3级:

- 轻度:大的手术或外伤可致严重出血,罕见自发性出血

- 中度:小手术外伤后可有严重出血,偶有自发性出血

- 重度:肌肉或关节自发性出血

三、确诊很简单!两招就能搞清楚

如果经常皮肤淤青、关节痛,或家族里有男性亲属有类似症状,赶紧去医院做检查:

1. 凝血功能检测:先查“凝血四项”,看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是否延长;

2.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:直接测血液中VIII因子或IX因子的含量。比如:重度:活性<1%,中度:活性1%-5%;轻度:活性在5%-40%。

四、出血了,怎么办?

出血时:遵循“PRICE原则+补充凝血因子”是关键;

1.  在家快速处理(PRICE原则):

- 制动(Prohibition):使用夹板、模具、拐杖或轮椅制动使出血的肌肉或关节处于休息体位;

- 休息(Rest):出血的关节立刻不动,比如手肘出血就别抬胳膊;

- 冰敷(Ice):用毛巾包冰袋敷5-10分钟,每4-6小时1次,直至肿胀和疼痛减轻;

- 包扎(Compression):用弹性绷带轻轻缠住关节,松紧以能塞进一根手指为准;

- 抬高(Elevation):把出血的肢体垫高(比如躺着时在膝盖下垫枕头),减少血液聚集。

2. 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:通过静脉注射凝血因子制剂(如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/IX),快速恢复凝血功能。

记住:越早补因子,损伤越小!

五、日常生活中,血友病人该如何做呢?

1、日常预防:“规律性打针”比“出血后急救”更重要。

2、家庭护理实用技巧:

- 减少受伤风险:用软毛牙刷(防牙龈出血)、电动剃须刀(防刮伤),避免戴牙套(减少口腔损伤);

- 适当、安全有氧运动:游泳、慢跑、快走等,不打篮球、踢足球等对抗性运动。

从“不敢出门”到“自由活动”,关键在“早发现、早治疗”。凝血因子是身体的“必需品”,就像糖尿病需要打胰岛素,近视需要戴眼镜。

只要按时“补货”,血友病人也能拥有正常的生活。
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血友病:不是“玻璃人”,科学应对能正常生活!